


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正式上線
8月18日,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首批互聯網金融機構接入非現場監管系統,這是我省運用金融科技和監管科技手段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深度探索和重大舉措。
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上線后,互聯網金融平臺將在每個工作日(節假日順延)向非現場監管系統報送各類數據。以正勤金融為例,需按要求及時報送共計18張的信息登記表格,表格內容涵蓋平臺的基本信息、運營信息、客戶信息、交易及資金信息、項目信息、股東及高管信息等6大方面。根據報送時間周期的不同,報送表格分為三類:其中初始化類表格有9張,共計報送339項信息;每日報送類表格有6張,共計報送215項信息;變更報送類表格有3張,共計報送107項信息。
正勤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首批互聯網金融機構接入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是主動擁抱政府監管的重要表現,也提升了平臺自身運營和資金運作的透明度,有效降低了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保障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同時,后續機構自身信息和運營情況的定期披露公示,有利于提振投資人對平臺發展的信心。
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通過收集地方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相關數據材料,結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全面分析地方金融機構經營的總體狀況、風險管理以及合規情況等,發現其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合規性、穩健性進行評價。通過非現場監管系統,監管部門對機構實行評估分類、披露公示、集中管理、動態監測、預警提示,及時、持續監測地方金融機構的經營和風險狀況,為現場檢查提供依據和指導,使現場檢查更有針對性,從而有利于合理分配監管資源,發揮現場檢查的最大效力。
廣東省網絡借貸信息中介非現場監管系統正式上線標志著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的建設又向前跨了一大步,接下來,地方金融各業態將會通過統一集約、協同開放的非現場監管系統進行信息集中登記、公示、披露和保存,行業數據統計分析,風險監測預警等,提高地方政府對地方金融監管的持續性和實效性。